侧边栏切换

锁相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

最后编辑于: 2008-09-03 13:00  |  分类: 电子  |  标签: 锁相环   |  浏览数: 1185  |  评论数: 0


1. 锁相环的基本组成

许多电子设备要正常工作,通常需要外部的输入信号与内部的振荡信号同步,利用锁相环路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。

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,简称PLL。锁相环的特点是: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

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,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。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,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,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,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,这就是锁相环名称的由来。

锁相环通常由鉴相器(PD)环路滤波器(LF)压控振荡器(VCO) 三部分组成,锁相环组成的原理框图如图8-4-1所示。

锁相环中的鉴相器又称为相位比较器,它的作用是检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差,并将检测出的相位差信号转换成 uD(t) 电压信号输出,该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形成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 uC(t),对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实施控制。

2.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

锁相环中的鉴相器通常由模拟乘法器组成,利用模拟乘法器组成的鉴相器电路如图8-4-2所示。

鉴相器的工作原理是:

设外界输入的信号电压和压控振荡器输出的信号电压分别为:

(8-4-1)

(8-4-2)

式中的 ω0 为压控振荡器在输入控制电压为零或为直流电压时的振荡角频率,称为电路的固有振荡角频率。

则模拟乘法器的输出电压 uD 为:

用低通滤波器LF将上式中的和频分量滤掉,剩下的差频分量作为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控制电压 uC(t)

uC(t) 为:

(8-4-3)

式中的 ωi 为输入信号的瞬时振荡角频率, θi(t)θO(t) 分别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瞬时位相,根据相量的关系可得瞬时频率和瞬时位相的关系为:

(8-4-4)

则,瞬时相位差 θd

(8-4-5)

对两边求微分,可得频差的关系式为

(8-4-6)

因压控振荡器的压控特性如图8-4-3所示,该特性说明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ωuω0 为中心,随输入信号电压 uc(t) 的变化而变化。该特性的表达式为

(8-4-6)

上式说明当 uc(t) 随时间而变时,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ωu 也随时间而变,锁相环进入 “频率牵引”,自动跟踪捕捉输入信号的频率,使锁相环进入锁定的状态,并保持 ω0i 的状态不变。

3. 锁相环的应用

3.1 锁相环在调制和解调中的应用

3.1.1 调制和解调的概念

为了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,在发信端通常采用调制的方法对信号进行调制,收信端接收到信号后必须进行解调才能恢复原信号。

所谓的调制就是用携带信息的输入信号 ui 来控制载波信号 uC 的参数,使载波信号的某一个参数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。

载波信号的参数有幅度、频率和位相,所以,调制有 调幅(AM)调频(FM)调相(PM) 三种。

调幅波和调频波的示意图如图8-4-4所示。

上图的(a)是输入信号,又称为调制信号;图(b)是载波信号,图(c)是调幅波和调频波信号。

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,它可将调制波 uO 还原成原信号 ui

3.1.2 锁相环在调频和解调电路中的应用

调频波的特点是频率随调制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。

由8-4-6式可知,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取决于输入电压的幅度。当载波信号的频率与锁相环的固有振荡频率 ω0 相等时,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将保持 ω0 不变。若压控振荡器的输入信号除了有锁相环低通滤波器输出的信号 uc 外,还有调制信号 ui ,则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就是以 ω0 为中心,随调制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调频波信号。

由此可得调频电路可利用锁相环来组成,由锁相环组成的调频电路组成框图如图8-4-5所示。

根据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和调频波的特点,可得解调电路组成框图如图8-4-6所示。

3.2 锁相环在频率合成电路中的应用

在现代电子技术中,为了得到高精度的振荡频率,通常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。 但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不容易改变,利用锁相环、倍频、分频等频率合成技术,可以获得多频率、高稳定的振荡信号输出。(搞过FPGA逻辑设计的对这个应该很熟悉)

输出信号频率比晶振信号频率大的称为锁相倍频器电路;

输出信号频率比晶振信号频率小的称为锁相分频器电路。

锁相倍频和锁相分频电路的组成框图如图8-4-7所示。

图中的N大于1时,为分频电路;当0<1时,为倍频电路。


上一篇: 施密特触发器(schmitt trigger)

下一篇: 最好的机械臂为什么有7个自由度